各地争相布局 ,促使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速度加快
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必须积极抢占产业制高点。《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近一个月来,河南、合肥、昆明、广州等地都作出了规划和部署,包括完善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培育行业龙头企业,瞄准千亿市场空间,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
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迎来政策扶持。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用电量降至12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新车总销量的20%。
日前,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举办的“工业信息沙龙”上获悉,预计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增长30%以上,达到180万辆。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编制明年新能源汽车下乡工作计划。此外,《智能互联汽车道路试验示范应用管理规范》也在修订完善,进一步促进电气化、网络化、智能化协调发展。
地方政府也趁势加快产业布局。合肥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将超过1000亿辆,汽车产能达到100万辆,优质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将成为我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广东建议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精确对接,加快建立广东、香港、澳门湾地区新能源汽车系统化、完整高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进一步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上海提出,鼓励不同技术路线的竞争性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在公共领域的应用和充电桩设施的布局,在上海推出新能源汽车品牌。河南开始加大充电设施建设。合肥市表示,将积极推进居民小区智能化、有序化充电服务模式,鼓励应用换电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形成服务便捷的充换电网络。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侯福深表示,从中短期来看,这仍然是一个以慢充为主,以包括电能交换在内的快速充电为辅的系统。预计到2025年,慢充充电桩口数量将达到1300万个以上,其中包括私人用户自用桩和公用桩,公共快速充电口将达到80万个。截至去年底,置换电站数量为300座,预计2025年将增加10倍,达到3000座。
-
北京耀中成功举办DSE课程说明会
-
银轮股份:站上液冷风口,“千亿事业”有望加速实现
-
ETC最新重要报告全面介绍全球建筑业排放状况和脱碳路径
-
Assembly任命Karen Ho为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引领该地区增长
-
Quantinuum宣布具巨大商业潜力的生成式量子人工智能突破
-
AI 与基因组学进步为亚洲肺癌负担带来新希望
-
E Ink元太科技发布75吋E Ink Kaleido™ 3户外大型彩色电子纸广告牌
-
布鲁可携多IP系列产品亮相德国纽伦堡玩具展,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
-
森林城市再迎重磅利好,数字地位赋能区域发展
-
IBM 发布 2024 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软件业务双位数增长,自由现金流超全年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