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业在英欧新关系下面临挑战
经过与欧盟艰难的谈判,英国和欧盟终于就未来的贸易安排达成了协议。根据英美协定,双方的大宗商品贸易将继续享受零关税和零配额待遇,避免大规模贸易成本的增加。对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打击的英国和欧洲经济体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然而,在宣布与欧盟达成协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英国首相约翰逊(Johnson)表示,该协议中的金融服务条约"可能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对于英国支柱产业之一的金融服务业来说,它面临着欧盟贸易面临的重大障碍。如何在英国退欧的影响下站稳脚跟,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在英欧新的贸易关系下,英国金融机构原先享有的"金融通行证"已经过期,所谓"金融通行证"是指在英国定居的金融机构,这些机构因其原来的欧盟成员资格而获准在其他欧盟国家经营。
目前,英国与欧洲联盟之间的金融服务贸易适用"互惠"原则,即有必要承认对方的监管环境和其他条件,才有资格被接纳。
与"金融通行证"相比,"互惠"原则提供的市场准入与"金融放任-通行证"提供的市场准入不同。首先,"互惠"原则的范围有限,不包括存款和贷款等基本银行服务。第二,不同金融服务业在"互惠"机制上存在差异。到目前为止,欧盟只允许暂时进入英国的两家金融服务机构。第三,"互惠"准入不稳定,理论上,欧盟可以提前30天撤回对英国的"互惠"裁决。
为了确保金融业务的稳定运行,一些欧盟国家现在允许暂时进入英国的金融服务业。在随附的英国与欧盟协议声明中,双方承诺讨论金融服务业在金融服务问题上的市场准入规则,预计将于3月份就金融服务的结构性监管达成谅解备忘录。
国际律师事务所贝克·麦肯齐(Beck McKenzie)的金融服务合伙人马克·汤普森(Mark Thompson)认为,鉴于欧盟尚未完成"同行"评估,3个月内不大可能取得实质性结果。他对英国未来的监管框架及其与欧盟体系可能存在的分歧表示担忧。
香港城市协会(City Association)首席执行官迈尔斯·塞利克(Miles Selik)表示,双方目前达成的协议是受欢迎的,双方需要在未来几年继续发展服务贸易。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欧盟在"互惠"原则上采取强硬立场,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吸引力将会减弱。但一些分析师认为,英国金融业正在寻找快速增长的新业务,比如外汇和衍生品,以增强伦敦的全球竞争力。
-
北京耀中成功举办DSE课程说明会
-
银轮股份:站上液冷风口,“千亿事业”有望加速实现
-
ETC最新重要报告全面介绍全球建筑业排放状况和脱碳路径
-
Assembly任命Karen Ho为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引领该地区增长
-
Quantinuum宣布具巨大商业潜力的生成式量子人工智能突破
-
AI 与基因组学进步为亚洲肺癌负担带来新希望
-
E Ink元太科技发布75吋E Ink Kaleido™ 3户外大型彩色电子纸广告牌
-
布鲁可携多IP系列产品亮相德国纽伦堡玩具展,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
-
森林城市再迎重磅利好,数字地位赋能区域发展
-
IBM 发布 2024 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软件业务双位数增长,自由现金流超全年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