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学家开发了“一带一路”多语言电商平台
新疆果农在电子商务平台上使用维吾尔语,英国消费者实时浏览商品信息的英文版。接下来几秒钟,订单、付款和跨境交易将顺利完成。这是西北民族大学女科学家余洪志开发的"一带一路倡议"特色农产品多语种电子商务平台。它涵盖了汉语、藏语、蒙古语、维吾尔语、英语等多种语言,并实现了不同语言之间的贸易往来。
‘一带一路倡议’沿线有30多亿人,仅在各国就有78种官方语言。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兴未艾,但由于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很少加载民族语言或小型外语,我们需要利用互联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你聋了我的哑巴"却导致了沟通的不畅。余洪志说,未来,这个平台的目标是让使用不同语言的农民更容易通过互联网与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做生意。
作为研发团队的领导,余洪志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有幸坐上了第一班车,被西北师范大学数学系录取,毕业后在西北民族大学任教。我很珍惜高校的平台,一直想通过教学和科研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73岁的他有着短短的、能干的头发,而且非常健谈。
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在中国的逐渐普及,余洪志决心在少数民族地区生产计算机,自学计算机技术和藏语。上世纪90年代,随着英国、美国、印度、爱尔兰等国争相采用藏文编码标准,她推出了中国第一套"计算机藏文操作系统"。
余洪志回忆说,整个过程曲折而艰难,其间也发生了严重的交通事故。199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国际藏文编码标准获得批准和批准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随后,她为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配备了一台计算机,分发了藏语操作系统,并进行了20多天的培训。
不久,曾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于洪志拒绝了沿海发达地区高校在各种有利条件下推出的"橄榄枝",成立了中国国家信息技术研究所,坚持为民族高等教育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民族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是另一种探索。
电子商务平台的目的是消除‘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地区贸易交流的语言障碍,促进特色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让少数民族地区和‘片段倡议’国家的人们更容易做‘世界商业’,为国际减贫提供中国的智慧。"研发团队的何祥珍博士对记者说。
目前,电子商务平台包含2600多种特色农产品信息库,沿着"一带一路倡议"线,挖掘整理了9个省、自治区2600多种特色农产品资源的成果,取得了独立的产权。
-
北京耀中成功举办DSE课程说明会
-
银轮股份:站上液冷风口,“千亿事业”有望加速实现
-
ETC最新重要报告全面介绍全球建筑业排放状况和脱碳路径
-
Assembly任命Karen Ho为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引领该地区增长
-
Quantinuum宣布具巨大商业潜力的生成式量子人工智能突破
-
AI 与基因组学进步为亚洲肺癌负担带来新希望
-
E Ink元太科技发布75吋E Ink Kaleido™ 3户外大型彩色电子纸广告牌
-
布鲁可携多IP系列产品亮相德国纽伦堡玩具展,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
-
森林城市再迎重磅利好,数字地位赋能区域发展
-
IBM 发布 2024 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软件业务双位数增长,自由现金流超全年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