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波段信号可用作探测热木星大气逃逸的探针
2021-02-22 09:35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5273
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气象站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发现光带中的信号可用作探测热木星大气外泄的探测器。著名的国际天体物理学杂志"快宝"发表了这一成果。
早在2003年,通过观察远紫外线波段的信号,就发现热木星大气中与主恒星非常接近的较冷氢原子以猛烈的形式逃逸。这种逃逸会对行星的演化产生严重的影响。
近几年来,行星大气中较热的氢原子产生的微弱吸收信号,例如氢的光带透射光谱,已经在光带中被成功探测到。"然而,云南天文台的研究员郭建恒说,"然而,研究人员一直缺乏强有力的模型来证明这些高温氢原子产生的吸收信号与大气逃逸之间的关系。
郭建恒与亚利桑那大学博士生严东东和黄晨良博士合作,在自行研制的水动力逃逸大气模型和辐射转移模型的基础上,详细计算了冷氢原子和热氢原子的分布,模拟了不同观测时间热木星WASP-121 b在光带中的透射光谱。研究表明,地球上有大量逸出的中性氢,每年损失10万亿吨物质。在行星喷出的这些物质中,热氢原子比声速更快,并导致吸收在光学波段。这也表明,光带中的信号可以作为探测大气逃逸的探针。
发现行星大气吸收水平在不同时间的变化反映了主恒星不同的活动特征,恒星的活动强度越大,行星大气吸收越深,这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主恒星活动对行星大气逸出的影响。
责任编辑:无量渡口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旅游消费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北京耀中成功举办DSE课程说明会
-
银轮股份:站上液冷风口,“千亿事业”有望加速实现
-
ETC最新重要报告全面介绍全球建筑业排放状况和脱碳路径
-
Assembly任命Karen Ho为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引领该地区增长
-
Quantinuum宣布具巨大商业潜力的生成式量子人工智能突破
-
AI 与基因组学进步为亚洲肺癌负担带来新希望
-
E Ink元太科技发布75吋E Ink Kaleido™ 3户外大型彩色电子纸广告牌
-
布鲁可携多IP系列产品亮相德国纽伦堡玩具展,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
-
森林城市再迎重磅利好,数字地位赋能区域发展
-
IBM 发布 2024 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软件业务双位数增长,自由现金流超全年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