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减少碳目标":科学和技术应成为主角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制定了2021年和十四个五年计划的减排目标,引起了中石化副总经理、胜利石油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代表孔繁群的注意。他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说,从"十四五"到二十一世纪中叶,节能减排、减排减排、碳中和目标都是重大的责任和艰巨的任务。他建议,努力为大规模发展碳减排和脱碳工业化提供政策支持,同时加快碳中和进程。
有不止一位代表关注减排目标。联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代表将减排目标与能源安全联系起来。他告诉记者,要确保碳中和如期实现,对传统能源的需求大,对外国的依赖程度高,涉及能源安全。迫切需要考虑能源安全和减排目标。提高新能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加快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科技日报"的一位记者在采访多位代表和委员时发现,他们提出的加快碳中和进程的措施,一方面是传统能源的技术改造,另一方面是新能源的深度开发,科技在这一"两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所谓碳中和,是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以抵消自身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相对零排放。苏州科技大学城市发展智囊团高级研究所副院长宋青委员解释说:"碳中和是指一个组织在一年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通过应用二氧化碳去除技术实现平衡。
去年,在联合国大会第七十五届会议期间,中国提议增加国家自主权的贡献,并采取更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到2030年达到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峰值,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
但要实现这些目标并非易事。
孔繁群说,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和整体规模居世界第一位,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但在化石能源消费持续增长的推动下,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呈上升趋势,并在当前和未来逐步达到高峰。
他认为,加快碳中和进程一方面需要政策和财政干预。在衔接现有重点项目的基础上,扩大碳减排补贴基金的覆盖范围,出台"绿色信贷"等政策,鼓励广大能源用户主动减排,引导企业更多更好地依靠市场运作,运用经济手段加强节能减排。另一方面,要加大对高碳化石能源低碳利用、CCS(碳捕获和储存技术)和CCUS(二氧化碳捕获、利用和储存技术)等碳减排关键技术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以促进相关技术和配套设备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能源结构的转变需要技术支持。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碳中和并不意味着从今天起煤就不会燃烧。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何利用高质量的传统能源,并用一些战略性的新能源取代传统能源,需要一场技术革命,而不是简单的数字。"不利用煤炭是不可能的,但如何将煤炭转化为一个好的煤化工产业,包括煤炭的清洁利用等,需要技术研究。
郑月明认为,要提高新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关键材料的支持,但突出新能源关键材料国产化能力不足的矛盾,建议从国家层面上改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高层设计和规划,加强相关制度和产业标准的建设,加强对相关政策的支持。
此外,他认为应加强对新能源领域关键材料的基础研究,同时鼓励龙头企业建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和生态系统,提高集群综合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应大幅度增加投资",并首次根据郑月明代表的建议,首次提出鼓励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营。
-
北京耀中成功举办DSE课程说明会
-
银轮股份:站上液冷风口,“千亿事业”有望加速实现
-
ETC最新重要报告全面介绍全球建筑业排放状况和脱碳路径
-
Assembly任命Karen Ho为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引领该地区增长
-
Quantinuum宣布具巨大商业潜力的生成式量子人工智能突破
-
AI 与基因组学进步为亚洲肺癌负担带来新希望
-
E Ink元太科技发布75吋E Ink Kaleido™ 3户外大型彩色电子纸广告牌
-
布鲁可携多IP系列产品亮相德国纽伦堡玩具展,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
-
森林城市再迎重磅利好,数字地位赋能区域发展
-
IBM 发布 2024 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软件业务双位数增长,自由现金流超全年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