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笔尖下的中国——著名画家吴厚信
《从历史中汲取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吴厚信,国家一级编剧、导演、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员,国家专家津贴享受者。196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分配至长春电影制片厂任电影美术师,1984年调至珠江电影制片厂任导演、编剧,2002年在珠江电影集团公司总编室主任任上退休。
2012年春天,为了呼应“中国梦”的宏论,艺术家吴厚信以古稀之年,向他艺术人生发起了一次华丽而艰险的冲击。历时三年,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长达22米的《中国记忆与中国梦》。站在这幅巨作面前让人荡气回肠,激动震撼不已,它气势恢宏构思精妙地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与人物浓缩于长卷之中,历史风云滚滚扑面,家国之情喷薄而出,以至观者泪眼朦胧,这幅饱含深情的鸿篇巨制堪称油画作品中的黄钟大吕,它以大气魄、大格局、大手笔、大制作的思维,艺术地再现了从林则徐、孙中山、到中国近代历史,像放映机一样将中国百年沧桑一幕幕地回放呈现在观者眼前,以独有的启迪力量成功地打动了观众,收获了一般绘画作品难以到达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历史长卷《中国记忆与中国梦》局部之一
吴厚信1942年12月生于战火中的长沙,祖籍湖北云梦人。1959年自编自绘连环画《少年英雄刘文学》并籍此于1960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五年的学业奠定了吴厚信电影及绘画的坚实基本功,1965年毕业分配至长春电影制片厂,次年便迎来文革风暴,“黑五类”家庭包袱使吴厚信自知之明不去参加“造反”而努力地画革命画,在吉林省长春市以画毛主席像驰名,并因此于1969年受工宣队之邀,在长影大院担任雕塑毛主席巨型塑像重任,该雕像至今保存于长影。他担任美术主创的长影《人民战争》宣传栏成为长春市的街头一景,吸引了许多美术爱好者的关注。1970年创作巨幅油画<毛主席视察长影>。1971年参加革命样板戏<沙家浜>美术设计工作,并绘制该片电影海报。1972年任故事片<战洪图>美术助理。1974年任故事片《长空雄鹰》美术助理。1976年为悼念周总理、毛主席,先后连夜绘制二位伟人巨幅画像供长影职工追悼会詹仰。1977年创作油画《周恩来最后的日子》参加文革后首届全国美展。1977年任长影宣传发行科海报创作员,任职两年,创作了《吉鸿昌》《丫丫》《刑场上的婚礼》《客从何来》《赣水苍茫》、《无名岛》、《延河战火》、《蝶恋花》、《车轮滚滚》等大量手绘电影宣传画。1978年应吉林省博物之邀创作巨型油画《杨靖宇》,至今为靖宇県杨靖宇纪念馆镇馆之作。同年应吉林出版社之邀重走长征路,出版《四渡赤水》水粉组画画册,誉满画坛。1979年任电影<太阳和人>(<苦恋>)美术师。(注:此片为著名禁片)。1981至1982年任电影《水晶心》、《神奇的土地》、《等》美术师。1983年创作电影剧本<远方>,并发表于当年<电影文学>杂志。1984年发表<电影造型浅论>(<电影艺术>杂志),同年调入珠江电影制片公司。1985年任珠影时代动画制片厂总经理。发表《电影空间思维与设计》(<电影艺术>杂志)。1986年发表电影剧本《系在皮绳上的魂》(<银幕>杂志>),并任该片导演,该片在筹备中因故下马。1987年发表《空间思维论思考》(<电影艺术>、并收入<中国电影理论文选>)。1988年编导纪录片《蛇口奏呜曲》,获第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吴厚信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记录者和见证者,他是著名的‘蛇口风波’的亲历者,至今在电视屏面中频频出现的中国改革开放早期许多画面就是他当年拍摄的,据此,《蛇口奏鸣曲》获得建国七十周年国家典藏的70部经典纪录片之一的殊荣,在蛇口的日子里,与中国改革开放先锋蛇口工业区的创始人袁庚老人亲密接触灵魂沟通而结成忘年之交,并作为编剧以蛇口及袁庚为原型创作了电视剧《激情年代》,让吴厚信终生难忘并以此为荣。
历史长卷《中国记忆与中国梦》局部之二
1989年导演故事片《快乐岛奇遇》,获华表奖,童牛奖。1991年导演故事片《沧海雄风》,获上海工人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国际地质大会奖。1992年任珠江电影制片公司总编室主任,珠影艺委会副主任。任职十年,其间创作电影剧本<红苹果>、<好孩子>、<广州来了新疆娃>、<布拉格有张床>、<荔枝红了>。电视剧剧本<鸦片战争演义>、<激情年代>、<家变>等,并策划组织创作影片<警魂>、<军嫂>、<洗星海>、<安居>、<赛龙,锦>、<走出硝烟的女神>、<邓小平>、<荔枝红了>等影片,使珠影获得华表奖七连冠。退休之后,又创作了电影剧本《袁庚之梦》。吴厚信数十年的电影生涯可以列出一长串辉煌的业绩表,然而他心灵深处自认为自己仍然是个画家。2002年退休,他重执画笔,潜心作画。2011年创作国画《大唐江山》并在唐山举办联展,同年在深圳举办《天行健---吴厚信画展》个人画展,在澳门举办纪念辛亥百年画展,《起爆》等五幅招商局博物馆馆藏,为了证实自己,更于2012年义无反顾开始创作巨幅油画长卷《中国记忆与中国梦》,2015年巨作完成,情寄青史,画笔圆梦,画出了他晚年的灿烂人生!
《中国记忆与中国梦》创作刚刚完成,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赵实同志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同志就亲临吴厚信画室,予以关怀指导。
“苦难尤来画不成,丹青只对会家吟,二十四史明月在,几人识得梦中人。”著名编剧刘和平读吴厚信油画长卷,作此七绝,谓之一叹!
历史长卷《中国记忆与中国梦》局部之三
2015年9月油画长卷《中国记忆与中国梦》在南京2015国际艺术博览会首次展出。《南京晨报》以题为“吴厚信22米油画史诗长卷《中国记忆与中国梦》震撼金陵”整版报导了展出后的盛况。同年,《当代油画》发表了该作品,《精英》杂志发表了题为“情寄青史,画笔圆梦》专访文章。2016年7月1日为庆祝建党九十五周年在北京电影学院展出油画长卷《中国记忆与中国梦》并组织座谈。2017年9月向《颜真卿纪念馆》捐赠《颜真卿像》、《忠义报国,翰墨春秋》等四幅画作,并举办个展。2017年10月创作国画《圣城之光》并在山东曲阜举办《吴厚信画展》。徐里同志还为在山东曲阜在展出的《吴厚信画展》发出贺电,电文称:“吴厚信先生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他以艺术之笔坚定执着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生动践行‘中国梦’精神,值得我们尊敬和敬佩。” 2018年3月创作国画《奔向新时代》向十九大及两会献礼。
在吴厚信漫长的艺术生涯中,最重要最有意义的创作无疑当属他晚年完成的油画长卷《中国记忆与中国梦》,面对这幅巨作,不禁想起一句豪言:大就是美!然而大美与启迪并非轻易可得,那是时间与空间的坚守,更是心血与体力的尽耗,那是百折不挠与锲而不舍的追求,这注定是一个不断地搜尽枯肠,忍受枯燥、克服疲劳、战胜恐惧的漫长过程。试想一下,承载着深邃思想力量的匠心之作,22米的长度,百年历史的厚度,数百人物的难度,写实油画的精度,该融入老艺术家怎样的情怀和寄托啊!吴厚信说:“中国梦”这三个字曾在他的脑海中反复萦绕,挥之不去。这一定是艺术家的使命感在呼唤他,催促他,让他迎难而上,创造卓越,用一种近于自讨苦吃的禅宗精神去攀登一座髙峰。无数个殚精竭力的日日夜夜,充分展现了老画家吴厚信对艺术的笃信与热爱,对国家的热爱和希望向社会发声的渴望,追求与释放。他创作的这幅油画长卷中所有的隐喻和明示,都旗帜鲜明明地表达了作者爱憎价值取向和向时代,虎门销烟和英军舰船,唤起了古老国门被侵略者炮火轰塌的记忆,圆明园大火中的残柱则是国人心中永恒的耻辱纪念碑!《马关条约》和八国联军故宫阅兵更让人仰天长叹!而在苦难中涌现出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关天培、邓世昌、谭嗣同等民族英雄的形象,更因画家精心深情的刻画而深深地印在观者的心中。徜徉于历史画卷前,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浑然天成,衔接有序,详略分明,跃然画中,画家创造性地将电影的镜头移动,蒙太奇跳跃等艺术手法,巧妙地转换成绘画语言。这幅油画长卷展现中华民族的苦难,让我们重温那些惊天动地的往事。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它背后的纵深, 它的每个笔触,每个细节,都在向国人,向年青人的振臂呼吁:不要忘记历史!不要成为因‘失忆’而失去信念和理想!这幅油画长卷的横空出世,由始至终都闪动着的一个为艺术为理想而执着追梦的美丽身影,由表及里都呈现着这位老艺术家的人生观、历史观、艺术观的金子般价值和他为艺术勇于献身的生命激情及人格魅力,以及从历史中获得的精神力量。
历史长卷《中国记忆与中国梦》局部之四
吴厚信说,画油画长卷《中国记忆与中国梦》的这三年是他生命长河中最有意义的时光,每天的感受都非常奇妙如在梦境中一般,经历和享受着梦的愉悦和艰辛,是他作为一个老画家梦想成真的过程,这还得从2012年11月19日这天说起:这一天发表了“中国梦”的宏论,从这一刻起,从此,他的思绪就围绕‘中国梦’三个字而无法安静,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吴厚信觉得‘中国梦’这三个字,最准确、最强烈、最诗意地表达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以来盼望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情怀。他很想用一幅绘画作品表达这个主题,但是,他很快就发现根本无法用一幅单幅画准确、全面、完善地表达这个主题,数日之中弃稿无数,这段时间,创作的焦虑和傍惶强烈地折磨着他,然而创作灵感终于出现,他突然想到一代代中国人为实现强国经历的一百多年的磨难与奋斗历史,不正是‘中国梦’吗?!百年磨难的共同民族记忆才会产生中华民族的共同的梦想,表现中华民族百年奋斗的历史不就表现了‘中国梦’吗?用油画长卷的手法再现百年沧桑灵光一现地在头脑中闪现出来!他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兴奋同时非常清楚这件事非一日之功,一旦开画将是耗工巨大漫长而艰难的创作过程,自己的能力、精力、体力够吗?开弓没有回头箭,况且有人会说此类画法没见过,油画乃泊来之物,架上油画都是单幅的,从无长卷之说,有不伦不类之嫌,能行吗?他禁不住为自己的大胆而冒险的想法而吃惊甚至害怕,也曾经产生过放弃念头。但是创作激情无法遏止,它是发自内心情感的需要,况且画这幅画根本不是为了市场和商业利益,而是想表达挥之不去的‘中国梦’!为了完成一件中国人共同心驰神往的宏伟目标,哪怕面前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也要去攀登!他告诉自己,这是你人生最后一件重要的事,如果不做,就永远没有机会了!
历史长卷《血肉长城》
于是,他开始构思《中国记忆与中国梦》草图,正值老友倪震来访,委惋地告诉他有个画家画西藏题材的长卷,因为疲劳过度,最后倒在画前。其实吴厚信早就想过自己的年龄和身体承受问题,已是这么一把年纪,要做这么复杂繁重耗费脑力和体力的事情,有风险且成功率很低,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他没有想一定能成功,更大的可能是半途而废一事无成,但他知道,这件事对社会对他自己都很重要,要有人来做这件事,就当是做梦吧!凡事梦想成真一定要付出代价的!梦,就在眼前,它那样美妙,那样吸引,让他身不由己地走进梦里!他知道自己的年龄和身体都容不得再犹豫了,顾不得许多了,让自己做一次梦吧!放下一切,走进梦里,专心做梦!于是,七十岁的吴厚信开始了漫长而艰难梦的旅程,这个梦做得很长,整整三年,很艰辛,很愉悦。
上天眷顾,梦想成真。创作过程中他虽然多次入院,但出院后他依然倔强地站在画布前,三年过去了,梦想中的油画长卷终于在他画笔下成为眼前一幅长达22米的巨幅作品!三年之久的艰辛而愉悦的创作过程让他觉得非常珍惜和欣慰,这段经历既表达了一个画家的创作欲望和历史情怀,也是他的艺术生命中坚韧跋涉畄下的一段足迹,更欣喜从绘画语言角度完成了一次勇敢的探索,终于以与众不同的绘画语言表达了自己人生观、历史观和艺术观,实现了一次电影与绘画的完美结合,实现了自己一个美丽的梦想,2015年7月号《美术》杂志上,吴厚信以《一个老画家的中国梦》为题,讲述了一个年逾古稀的老画家梦想成真的故事。
历史长卷《复兴之路》
历史长卷《中国记忆与中国梦》的创作及画作问世之后的反响,让吴厚信受到极深的感悟及鼓舞,2015年完成《中国记忆与中国梦》之后,他并未停下脚步,放下画笔,又相继创作了油画长卷《血肉长城》及《复兴之路》,如今,已经七十九岁髙龄的吴厚信意犹未尽,正在创作长卷系列中的重头戏《万水千山》,他要用油画长卷的艺术形式,再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全过程。
一切都缘于:“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
“勿忘昨天的苦难和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过去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忘记为什么出发。”
“为什么出发?因为有颗执着的‘初心’”
历史,是本大书,它告诉过去,昭示未来。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艺术的力量再现历史,从历史中汲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正是艺术家吴厚信那颗执着的“初心”!也是他时刻告诫自已的责无旁贷的使命!这是他创作《中国记忆与中国梦》油画长卷系列的初衷和全部意义。 为此,我们才郑重地向各个媒体推荐老画家吴厚信,我们相信他创作的油长卷《中国记忆与中国梦》系列作品,无论是走进校园,走进企业,还是走进党、团活动室,都是极生动形象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好教材,这也是老画家吴厚信的殷切希望。
“中国历史”这部大书,够大,够悠久,够浩瀚和灿烂,足够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永远读下去,而永远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