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交通新风向 地上铁迎来“双碳”新机遇

2021-10-22 13:52   来源: 旅游消费网    阅读次数:4866

当前,“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交通行业更是成为“双碳”目标下控碳减排重要的前沿阵地。



绿色交通新风向 地上铁迎来“双碳”新机遇



近日,地上铁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期间发布“绿碳公益”成果显示,其平台碳减排指标表现亮眼。根据专业第三方机构测算,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地上铁年节省燃油超过3400余万升,2015年-2021年减少20多万吨碳排放量,相当于种植1083万棵树。



绿色交通新风向 地上铁迎来“双碳”新机遇




物流运输业,是全球经济的生命线,承担着全球货物运输任务,而我国作为物流强国,城市货物配送已经成为我国主要、关键的货运体系组成部分。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发展前景下,国家鼓励城配车辆从传统燃油车转向新能源物流车,污染更少,借此,绿色城配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绿色交通新风向 地上铁迎来“双碳”新机遇




如今,新能源物流车已成为城市货物运输的新风向。除产品生命周期内的零排放,如何通过绿色运营等应用模式进行节能减排,也是世界国家倡导发力的方向。

据联合国发布数据显示,交通运输系统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4%,这也凸显了全球实现安全、绿色、高效、负担得起的交通,即可持续交通的紧迫性。

国家交通部数据显示,我国交通运输领域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与2015年相比,2020年交通运输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7.5%。同时,新能源装备设施加快推广应用,截至2020年底,我国城市公交、巡游出租车新能源汽车数量分别达到46.6万辆、13.2万辆。

我国把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作为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根据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2008年至2018年,我国交通二氧化碳排放增长了5.8亿吨,其中5.1亿吨来自于道路交通,占总增量的88%。

新能源汽车绿色化和智能化的趋势,也离不开政策的引导。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提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中指出,加快节能标准更新升级,抓紧修订一批能耗限额、产品设备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提升重点产品能耗限额要求,扩大能耗限额标准覆盖范围,完善能源核算、检测认证、评估、审计等配套标准。

此外,《规划》还提出,要推进智能化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的深度应用。

数字化赋能城市配送,推动高质量发展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物流车数字化运营服务平台,地上铁所在的城市物流车辆领域是国家碳减排任务达成的关键“要塞”,促成绿色货运是一场关键性战役。

业界人士认为,数字化与智能化将是推动汽车减碳减排的技术创新动力。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大战略下,汽车产业的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是碳减排的必经之路。地上铁以一套“创新服务模式”来助力城市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数智化升级,让新能源城配物流车成为高效低碳的城市基础设施:通过构建绿色集约、数智安全的运营服务平台,链接物流企业、城配司机、商用车企、核心零配件企业、充电储能、保险金融、维修保养、梯次利用等生态伙伴,实现场景化工具车辆定制、标准化租售服务保障、可视化充运维保服务、梯次利用等全价值链的数字化运营体系。

地上铁不仅自身饯行绿色交通理念,还通过公益计划推动更多的伙伴加入绿色交通实践中。在第16届中国(深圳)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博览会上,地上铁签约启动“绿色中国-绿碳公益”计划。该计划将在纯电动物流车碳减排领域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为货车司机和城配客户进一步宣导绿碳价值,鼓励更多的城配伙伴加入到绿碳公益减排计划,通过数字化运营服务助力城市物流更早实现碳中和。

地上铁市场中心总经理金玮表示:“作为新能源物流车行业的领导者,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下,践行绿色低碳的可持续交通战略影响深远。”

金玮表示,汽车产业正在走向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的互融协同发展,在新能源物流车领域,万亿级货物集约化运输将催生城市配送物流车数字化升级,未来需要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应用,提升新能源物流车产品安全性、适用性和舒适性,为城市配送用户提供安全、绿色、高效、便捷的智慧交通运输体验。


责任编辑:18924298151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旅游消费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