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晖控股12μm钛纤维毡技术,海韵彩破解氢能核心材料国产化难题

2025-04-24 15:38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2652

荣晖控股(HK.08213)作为国内首家实现12μm超细钛纤维规模化生产的企业,荣晖控股旗下海韵彩通过多项核心专利技术,成功打破日本等国际巨头的长期垄断,为中国氢能装备产业链自主可控提供关键支撑。

技术突破:重新定义氢能材料性能标杆

图片1.png 

高频压电短切技术:自主研发的智能加工设备实现钛纤维直径误差控制在±0.5μm,纤维长度分布均匀性提升至98%;梯度烧结工艺:通过精准控温,形成孔径12μm的三维网状结构,优化气体传输路径;

 

产业赋能:全场景应用推动氢能降本增效

图片2.png 

(一)PEM 电解槽核心组件荣晖钛纤维毡作为阳极气体扩散层,实现:

· 产氢效率提升;

· 系统能耗降低,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 单台电解槽成本下降,推动绿氢生产成本降低。

(二)燃料电池领域突破应用于燃料电池堆时,可支撑:

· 续航里程突破;

· 耐衰减性能提升,使用寿命延长;

· 国产化替代方案使材料成本下降。

(三)工业领域深度渗透钛纤维毡通过优化氢气分布,实现:

· 氢气利用率提升;

· 碳排放减少;

· 设备维护周期延长,运维成本下降。

 

市场布局:构建全球化材料供应体系

(一)产能规模快速扩张

氢能材料启动建设,规划2026年实现 5μm 钛纤维试生产;

海外同步推进,计划2027年在海外设立营销点。

(二)行业标准持续完善

主导编制《PEM 电解槽用钛纤维毡技术规范》,推动中国氢能体系;

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氢能材料联合实验室,共建 “材料 - 装备 - 应用” 全链条研发平台。

战略规划:引领氢能材料技术革命

图片3.png 

聚焦三大战略方向:

技术迭代:研发5μm钛纤维量产,孔隙率提升至88%,导电性再度增加;

成本管控:通过工艺优化与规模效应,降低钛纤维毡成本;

生态构建:打造覆盖制氢、储氢、用氢的材料解决方案矩阵。

作为氢能产业链的“隐形核心”,钛纤维毡的技术突破标志着中国从氢能装备“组装大国” 向“材料强国”的关键跨越。荣晖控股的实践证明,核心材料的自主创新不仅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更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荣晖控股将持续深耕材料科学,为构建零碳能源体系贡献 “中国方案”。



责任编辑:Ashley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旅游消费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